与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走势凌厉相比,同期上映《东极岛》的票房则显得有点惨烈。《东极岛》是8月8日开始正式上映,8月8日和8月9日拿着最高的排片,但票房却比排片低了将近10个点(这一现象被称为票房倒挂)。因为票房倒挂严重,《东极岛》的排片也被减少了。
猫眼专业版对于《东极岛》预测票房也从一开始的9.38亿元下降为5.5亿元。
资料显示,《东极岛》的制作成本为5.7亿元人民币,背后汇聚了多家上市公司。光线传媒参与了该片的投资和发行工作,中国电影、北京文化、大麦娱乐等上市公司同样位列出品方名单。若是最终票房只有5.5亿元,出品方是要亏本的。
《东极岛》的制作班底也是大牌云集。该片由管虎、费振翔共同执导,朱一龙、吴磊、倪妮领衔主演。照理说,这样的班底,电影不应该亏本,甚至能够达到预期才对,而现在《东极岛》的票房不及预期,问题到底在哪里呢?
《东极岛》取材自二战时期"里斯本丸沉船事件"这一真实历史事件。1942年,一艘载有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船"里斯本丸"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遭美国潜艇攻击沉没,东极岛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救出300多名英国军人。
关于"里斯本丸沉船事件"早就已经有过记录片,看过记录片的人对这个故事或多或少都会有点了解,于是为了增加电影的可看性,导演给两个男主角套上了一个海盗的身份,于是整个故事就变成了改编成抗日,外加边缘底层人物变身大英雄救人的个人英雄主义故事。然而"里斯本丸沉船事件"其实只是平民出于人道主义救人的故事。
于是网上开始出现一片骂声:
还有为了硬塞一些女性主义进去电影里,导演也是很拼了,造了一个“女人不能出海”的规矩,最后让饰演女渔民阿花的倪妮出来一番激情演讲,她说服了所有渔民集体出海救人了,通过这样的情节来给倪妮营造大女主的感觉。但其实,删掉这个“阿花”角色,对全片根本没有影响,那么,导演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加上角色呢?增加时长?吸引女性观众?增加电影的卖点?你们认为呢?
另外,本宝有刷到过一些营销的短视频,一开始还是正常的往还原历史真相的方向去营销,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出现了朱一龙和倪妮的岩洞激情戏,把我雷得外焦里嫩的!请问岩洞激情戏的作用是什么呢?这不是说救人的电影吗?
有现成的作业都不会抄,导演管虎准备背锅吧!
图片和部分资料来源网络